欢迎访问吉林森工三岔子林业有限公司网站

徐宝林的创业之路记三道湖林场职工徐宝林

时间:2016-09-18         浏览量:1648

  在三道湖林场,一提起徐宝林,大家都会异口同声的夸赞,他充分利用林区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林下资源发展家庭经济,在这片沃土上用勤劳的双手默默耕耘着幸福的生活。

  今年50多岁的徐宝林,看上去总是笑眯眯的,尽管岁月也在他脸上刻上了过多的印记,但那种东北汉子特有的豪爽却在举手投足间显露出来。

  为了适应国家逐渐停止的天然林商业性采伐,我局很早就号召单位从事生产一线的工人放下油锯、斧头,转身向资源开发要效益。敢闯敢干的徐宝林积极响应,率先和几个好伙计一同承包了三道湖林场的一段沟系,进行养殖林蛙项目。万事开头难,由于之前他们没有任何的养殖林蛙经验,对于林蛙养殖的各种情况都停留于民间的土办法,等真正上了规模化养殖后,孵化、防病、越冬等各种技术性问题纷纷凸显出来,养了几年下来,尽管没有赔钱,但是搭上了功夫和精力,没有预想的收入,之前的几个合伙人纷纷打起了退堂鼓。合伙人退股了,资金出现了问题,徐宝林没有退缩,没有钱请人,他干脆自己扛起行李搬进了养殖场,有了前几年的经验教训,徐宝林认识到养殖林蛙靠天吃饭不行,必须要人工进行孵化,通过科学的养殖方法,一定会取得成功。只有初中文化的他买来大量专业书籍,一有时间就一本本地啃,同时向有经验的养殖户虚心请教。

  为了降低养蛙成本、提高养蛙效益,他在管理上下尽功夫,特别是春季林蛙苗孵化时,大多数晚上都是在养殖场度过的。徐宝林养林蛙有一个原则,从来不人为改变林蛙的生长环境,不单纯追求效益搞"拔苗助长",他始终坚持用最原生态的方法和科学的技术进行林蛙养殖,这样养出的林蛙尽管产量不一定高,但由于水质好,生长环境洁净,养殖的林蛙肉质鲜美、纯正,出油率高,价格也能出得最高。

  几年来,徐宝林先后投资十几万元,修通了林场通往林蛙养殖场的土路,清理了几公里长的河道,利用天然水塘修建了林蛙越冬池。付出终有回报,在徐宝林的苦心经营下,养殖场的效益越来越好,每年都给他带来几万元的固定收入。

  林蛙养殖成功了,徐宝林并没有沾沾自喜,而是思考着如何开发更好的致富项目。2012年,结合当时的市场需求和人民对绿色健康食品的消费要求,徐宝林决定利用养殖场内一块5、6亩大的空地大力发展起木耳种植项目,当年就获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第二年徐宝林扩大种植规模,木耳长势旺盛,正当他要喜迎丰收时,七月份一场罕见的大雨突降,给他带来不少的损失。面对天灾,徐宝林没有怨天尤人,林场也积极帮他们解决眼前的困难,给予生活上的关心和帮助。2014年,徐宝林又种植了四万余袋单片木耳,继续采用小孔种植的方法,由于春季雨天多、温度低,这多少影响到木耳的产量,但仍有盈利的空间。尽管这两年因为天气原因,他的木耳种植遭受过损失,也面临过低产,但凭着内心那股不服输的信念,一家人对木耳种植的信心不减,他也坚信一定会度过难关。

  现在走进徐宝林的林蛙养殖场,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院里绿草如茵,成片的木耳菌袋、成群结对的大鹅、家兔嬉戏觅食,猪圈里刚出生的小猪崽卖力地吃着奶……

  看着已初建规模的养殖场,徐宝林的眼前似乎浮现出丰收的场景,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他总说:国家不让采伐了,但鼓励我们发展资源综合开发的支持力度肯定会加大。我们守着这篇绿色的宝库,哪有不富裕的道理。再有一个月2015年秋季的林蛙收获就又要开始了,尽管这几年在资源开发中徐宝林经历了养殖林蛙的成功和种植木耳上的有得有失,但也积累了很懂经验,他坚信,只要肯吃苦,多动脑筋,相信科学,走资源综合开发,大力发展林下经济,林业的转型发展之路肯定会越来越光明。

 

版权所有 :吉林森工三岔子林业有限公司 Copyright: Jilin Forest Industry sanchazi Forestry Co., Ltd
ICP备案序号:吉ICP备18007049号-1 吉公网安备 22060502000054号 技术支持:恩惠科技
您是第 2087813 位访客

微信平台